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73

173.除了其它事外

173.除了其它事外,这个星球的灵人还提到,他们的来访者,就是前面所说的修道士,还竭力劝服他们住在一个社群里,而不是分开单独居住。因为灵人和天使如在世时那样居住并形成社群。在来世,那些在世时住在社群里的人仍住在社群里;而那些分成家庭和家族的人则仍分开居住。这些灵人在自己的星球作为世人生活时,就分成家庭与家庭、家族与家族,因而分成民族与民族单独居住。所以,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住在一个社群里。当他们被告知,这些来访者企图劝他们住在社群里,是为了统治并控制他们,因为这是来访者能使他们臣服并将其沦为奴隶的唯一方式时,他们回答说,他们完全不知道统治和控制是什么意思。他们一想到统治和控制,就会逃跑,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向我显明:他们当中的一个在陪我们返回时,我向他展示我所居住的城市,谁知他一看见就逃跑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属天的奥秘 #8462

8462.“这是什么

8462.“这是什么呢?因为他们不知道是什么”表由于它不为人知,也就是说,因不知道是什么而感到困惑。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在原文,“吗哪”是疑问词“什么”,因而用来表示某种未知之物。在旷野被赐予以色列人的食物之所以由此被称为“吗哪”,是因为这食物表示通过信之真理所生的仁之良善。在重生之前,这良善完全不为人所知;人们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因为在重生之前,一个人以为除了他称之为良善的爱自己爱世界的快乐之外,不可能有任何良善不是来自这个源头,或具有这种性质。如果那时有人说,只要爱自己爱世界的快乐占据统治地位,就没有人能得知,因而了解内层良善,并说,那主导善灵和天使的,就是这种良善,人们就会感到困惑,如同对某种完全未知或不可能的事感到困惑一样。而事实上,这种良善远远超越爱自己爱世界的快乐。因为被爱自己爱世界所主宰的人不知道何为仁与信,不知道什么叫不求回报地行善,如此行善的人就拥有天堂在自己里面;他们以为,如果他们丧失这些爱的快乐,就没有丝毫的喜乐和生命留下;而事实上,这正是天上的喜乐开始的时候(参看8037节)。由此可见经上用“吗哪”这个词是因为它表示“这是什么”。

属天的奥秘 #8094

8094.“虽然那里

8094.“虽然那里近”表虽然它首先出现。这从“近”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分离之信时,“近”是指它首先出现。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下当如何理解关于分离之信或唯信首先出现这个观点。生活的邪恶伴随着它自己的虚假,这虚假就隐藏在陷入生活邪恶的人里面,有时他意识不到虚假在他里面;不过,一旦他思想教会的真理,尤其当他思想得救时,这虚假就会出现,并清楚显明自己;他若不能否认真理本身,就是真理的一般方面,就会以适合自己邪恶的方式来解释它,从而歪曲它。因此,当他思想信和仁,也就是教会和得救的两个必不可缺的要素时,信立刻出现,但仁不会,因为仁反对生活的邪恶。结果,他也将仁抛到一边,只选择信。由此明显可知,信之真理是“近”的,但信之良善不近;也就是说,首先出现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许多虚假和错误的观点都是从这个错误和虚假的起点或原则接踵而来的,如:善行丝毫无助于得救;人的生活死后不会跟随他;那时人唯独凭恩典通过信得救,无论他在世上过着怎样的生活;最坏的罪犯也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凭信得救;邪恶能在一瞬间被抹除。这些和其它类似观念就是进入人的思维,并通过这虚假的起点或原则所确立的观念;它们以一个连续的链条从它延伸。但是,如果仁和生活是起点或第一个原则,那么看待这些观念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